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消防中如何应用?
日期:2020-11-13
来源:本站
智慧消防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新形势下的一个新课题和新机遇,将会率先发展。从产业转型中可以看出,只有深入培育产业,紧密结合前沿科技、信息技术和消防工作,才能创造无限的战斗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新环境下的消防工作注入新的创新。
目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技术规范陆续出台。消防产品的功能和消防技术的实用性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消防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总的来说,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就近年来各地火灾的数据和情况来看,社会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涉及社会单位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屡禁不止,直接反映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艰巨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仍存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值班人员消防服务不熟悉、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管理不足、消防警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所谓物联网技术,就是基于既定的协议,以信息传感设备为媒介,实现商品与互联网的连接。目的是实现信息沟通交流,完成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其核心是互联网技术,其信息传感设备包括GPS、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
一、智能消防平台
智能消防平台的基础支撑是综合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主要针对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环节,适应消防管理系统和各种消防管理应用而构建。其功能在于实现预警自动化、救援智能化和业务管理精细化,其功能的实现是构建智能消防平台的基本原则。
智能消防平台的建设需要以下重点工程:一是火灾自动报警。构建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时监控火灾报警设备、消防电源和消防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建设高空观空视频监控系统,严格监控化工、建筑密集区等。同时,要开发和应用区域火灾分析评估系统,根据火灾风险水平安排防火实施和部署。二、智能消防和应急救援。该系统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斗人员模块化系统和消防移动智能指挥。特别需要明确的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有赖于计划的实施与火灾之间的横向互联和纵向渗透,以保证信息收集的畅通。
二、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
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前端组网设备、报警监控网络、监控中心系统等。借助该平台,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火灾情况、人员巡视等具体情况,同时平台还提供消防监督查询和用户服务功能。
物联网消防安全管理平台的主要优势是:第一,对危险源反应迅速,反馈及时。平台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和视频图像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各个单元的危险情况,并根据危险情况和等级进行分级分色显示。其次,险情采集和火源定位准确。该平台以GPS定位系统和GIS信息系统为主要工具,可以在第一时间定位火灾现场并提供最佳的灭火路线,同时提供火灾现场周围消防设施的具体状态,为消防员灭火节省时间。第三,工作监督严格。该平台能够实时清晰地反映消防自检和消防执法人员巡查的情况。传感器和视频一体化,可以避免打卡后离职的问题。
三、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借助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各建筑独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互联互通,借助GIS信息系统的定位功能,以视频监控联动的形式实现各社会单位的实时火灾监控,对消防设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提高消防设施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视频监控的应用不仅可以在PC终端上观察和记录视频,还可以借助移动APP软件实现移动监控,从而提高城市火灾远程监控的实时性,打破监控的时空限制。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设置基于应用层的用户需求,其用户主要包括监控指挥中心、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和联网单位。监控指挥中心的用户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因此他们有权应用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字段。其功能主要包括实时火灾报警监控、联动视频监控、GIS定位、消防设备管理监督、值班人员巡查等。借助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定位火灾发生地点,并根据本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消防监控。其功能主要包括实时火灾报警联动、消防设备管理监督、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查询等。联网单位不仅是消防服务的受益者,也是监控对象。对他们来说,系统的功能包括考勤管理、消防设施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查询、消防知识和技能学习等。
四,智能检测
智能巡检系统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城市消防设施的巡检,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网络的功能。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消火栓信息维护、消火栓检查显示和检查数据分析。消防巡查可以实现GIS显示、基于移动终端的消火栓巡查、地图可视化;检验数据分析主要是根据选定的维度,对一定时期内的检验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该系统可以扩展消防设施之间以及消防设施与巡逻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有助于减少人工参与和操作,对实现消防巡逻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拓宽消防设施巡检的业务范围,促进消防设施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智能消防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消防工作的管理成本,弥补了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率高、数据处理方法落后、值班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建筑消防设施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资源的配置。